台湾《今日基督教报》专访台湾民众非常熟悉的前艺人孙越。年届82岁的他已投身公益近30年,至今他仍未因身体状况而放弃当义工。
孙越展开信仰的旅程是由于好友陶大伟带他到教堂做礼拜,他在1981年受洗成为基督徒,也成戒去20多年的烟瘾。1983年孙越和宇宙光全人关怀机构同工及一些基督徒医护人员,到泰北山区服事一个月。神藉著一个幼儿的死亡,让孙越触及到生死问题。
他思考"人都会死,而我经历了战争和八二三炮战都没有死,这样的生命好像应该去为别人做些什么…"孙越感受到神指出他未来人生的方向。
孙越向《今日基督教报》表示:"我用十多年的时间经营自己,成了一位名人,如果把这些东西转去帮助弱势,神应该会喜悦。"
凭著影响力 建立正面社会风气
孙越凭著电影《搭错车》夺得第20届金马奖最佳男主角后,毅然宣誓担任终身义工,并规定自己1年必须花费8个月时间从事社会慈善工作。1989年8月22日,他拍完《两个油漆匠》后,召开"只见公益,不见孙越"记者会宣告退出演艺圈,只从事义务性演出。
身为基督徒,孙越很清楚知道做再多公益,都不是在彰显自己,而是为主做工。《今日基督教》报道他见证道:"是背后的主帮助我去做,怎么样实际帮助弱势,才是我的重点。"
孙越以自身的影响力,不但带动社会中的慈善风气,更为后辈演艺工作者建立学习典范。2010年,第47届台湾金马奖特别向他颁发了"特别贡献奖",而在《远见杂志》票选出台湾最有道德勇气的10位公众人物中,他名列第9。
当义工体会人生有限 惟有靠主跨胜
谈及当义工最大的领会,孙越在《今日基督教报》的采访中指,他明白到人生有限,抓在手里的东西,到最后都要放手。
孙越回顾一次探访爱滋病房的极难忘的经验。当时他每周去探访爱滋病房一次,陪病患们聊天,搂著他们一起唱诗、祷告。有一回他发现上周才和他一起祷告的病患,竟全身溃烂的躺在那里,他坦言"知道自己虽然身体往前走,但是心正在往后退"。后来,他还是走到病人的床前,从背后搂著他,花了比平常更多的时间陪他讲话。
可是,这种内心的挣扎令他看到自己在爱里面的不足和软弱。那次离开医院之后,他立即去找牧师一起祷告。
孙越跟牧师说:"我在做关怀工作,但是自己的心却是这样,我不喜欢,我相信主也不会喜欢,请为我祷告。"一跟牧师讲完,他放声痛哭。
不断学习主耶稣的榜样
孙越指,对于没有人信仰的人来说,年纪越大越容易固步自封。可是,他很感谢主自己是基督徒,且投身志工行列,所以很自然的会调整自己、学习用神的眼光来看事情。
他见证说:"主耶稣对人的关怀,让福音自然而然的传开,永远是我学习的榜样……如果时光倒流,让我重新选择,我仍然觉得主所带领我走的这条路,是最美好的一条路。"
-
台湾牧师吴惠兰呼吁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领袖及华语教会群体
在近日于巴拿马举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与亚洲基督领袖会议)上,来自台湾的吴惠兰牧师作为全球宣教领导层中的年轻声音,为大会带来崭新视角。她呼吁全球宣教运动的未来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轻一代及华语教会群体。
-
85岁华人名牧唐崇荣下周赴俄罗斯巡回布道 深入中亚挑战福音硬土
著名华人布道家唐崇荣牧师将于下周开启俄罗斯巡回布道之旅,以85岁高龄奔赴四城十场聚会。十场聚会中七场以华语主讲,三场采用英语宣讲并同步翻译成俄语及乌兹别克语,旨在突破语言壁垒触及更广群体。
-
更多青少年意识到社交媒体弊端 却难言"戒断"
虽然当代青少年不再热衷成为网红,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为他们观察世界的"数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调查显示,越来越多青少年认识到社交媒体的负面影响,但距离大规模远离这些平台仍为时尚早。
-
西方主导时代即将终结?亚洲领袖呼吁建立新型教会伙伴关系
在巴拿马举行的第三届"基督超越亚洲、拉丁美洲和非洲"(COALA 3.0)全球大会上,马来西亚卫理公会荣休主教华勇博士发出强烈呼吁,敦促全球南方教会领袖承担全球宣教使命的领导责任,并建立不受西方神学主导或财务依赖的真正伙伴关系。
-
梵蒂冈历史首次 教宗方济各葬礼使用普通话祷文
天主教已故教宗方济各葬礼上的四句中文普通话祷文创造了历史。作为耶稣会的一员,方济各似乎决心追随早期耶稣会传教士前往中国的脚步,并希望改善与中国的关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