纽约基甸勇士装备中心总干事黄思义牧师,近日刚刚结束了在中国南部某地区家庭教会的第五次密集巡回服事。在接受本报专访时,黄牧师就如何更有效装备中国信徒及传道人,提升他们的植堂宣教水平,让中国教会在普世宣教作出更大的贡献等海外教会所关注的焦点问题发表自己的独到见解。
近年来,黄牧师带领基甸团队先后五次到访中国南部某地区的家庭教会,在当地开展布道、培灵以及装备传道人等服事,并收获甚丰。在一次次的聚会中,圣灵的活水从天上倾泻下来临到所有人身上,许多人认罪悔改、信徒生命转化,同工们再次委身奉献、还有传道人在服事上重新得力。
不仅如此,黄牧师还访问当地多所家庭教会的牧者领袖,透过多次的互动交流和祷告,使双方彼此认识、增进了友谊。大家还分享自己事工的需要和异象,求神做感动和带领的工作,盼望将来在主的事工上有更多合作的机会,以携手完成主的大使命。
中国信徒培训的"点":集中力量建立培训中心
衆所周知,近十年来,中国教会呈现出一派复兴的景象,一方面信主的人一天天加增,信徒非常渴慕神的话语、事主的热情高涨;但另一方面,中国闹"牧者荒"由来已久,很多教会都没有固定的传道人,而且传道人的素质亦有待提高。因此,黄牧师认爲加强信徒及传道人的装备与培训是中国教会当务之急。
怎样才能有效提升中国信徒及传道人的培训工作呢?对此,黄牧师提出点、綫、面的策略。所谓"点",就是要先集中力量建立起一个培训的据点,用他的话来讲就是培训中心。藉著这个培训中心来装备、培训当地的信徒和传道人。
黄牧师表示传统的培训模式有很多反省和改善的地方。首先他不认同以往"打一枪换一个地方"的培训模式,"虽然它的覆盖面相对较广,但力量太过于分散,影响的深度不够。"爲此,早在五年前,他在闽南选定几所家庭教会作爲固定的服事对象,集中力量定期展开培训,效果显著。
在当地打好服事的基础后,可以建立一个培训中心。黄牧师缠清培训中心有别于传统的神学院,现在很多的神学院太过于看重神学生的学术水平,而培训中心旨在培养认识真道, 并且真正有生命、有影响力的传道人。
他说,培训中心的一大特色是,讲师传授的不仅是真理的教导,更是自己的异象和生命,使师生之间有生命的交流、互动和连接,让异象和使命不断传承下去。
黄牧师还认爲,培训中心不仅是传道人深造的基地,亦应成爲传道人、宣教士的摇篮。因此,凡是进入培训中心的人都是真正从神领受呼召的、且甘愿爲神付上代价的信徒。培训中心的使命就是帮助他们从新兵到精兵的转型,差派进入禾场,并且提供长期的物质与属灵的资源,成全神在他们生命上的呼召。
中国信徒培训的"线":长綫支持传道人的植堂宣教
接著,黄牧师说到中国信徒培训的"线"。根据装备对象的实际不同需要,培训课程分成两种。一种是连续40天的全天候密集培训,另一种是长达两年的培训。培训结束后还有评估与实习的机会。但黄牧师强调,"无论哪种培训计划,40天也好、2年也好,都只是一个开始。"
未来,培训中心会对所有接受装备的信徒和传道人建立起一对一的长綫支援。即便他们走向服事禾场,都能继续从培训中心得到代祷和属灵资源的支持,让他们感到自己不是在单兵作战,而是背后有强有力的属灵基地在支持著他们。
黄牧师表示培训中心对毕业学员的支持是多方面的,包括财力、灵命、教导和人力等方面的支持。他说,培训中心会跟每个走进禾场的信徒和传道人保持联系,以了解前方工场的情形以及服事者的实际需要,除了献上代祷和金钱上的支持,培训中心还会差派同工探访支援。
另外,在前方禾场服事一段时间后,信徒或传道人可以再回到培训中心充电,让自己未来的事奉重新得力。
中国信徒培训的"面":培养能带门徒的门徒
在黄牧师看来,培训中心的最大任务就是培养出能带门徒的门徒,让他们在各地的禾场上建立当地的培训据点,继续培养能带门徒的门徒,即一带十、十带百……他表示,倘若能成就这个美好异象就实现中国信徒培训的"面",其影响力将是广阔深远的。爲此,他由衷盼望把海外丰富的属灵资源引入中国大陆,在培训中心开设以门徒训练爲主的培训课程。
黄牧师在北美爲主献身当传道人多年,积累了丰富的牧会和教育经验。由他呕心沥血编写出的基甸培训课程,帮助很多教会信徒提升灵命、成爲基督的精兵,好评如潮。他亦欢迎海外教会的牧者同工或信徒领袖,与他配搭事奉,前往中国开展培训中心的工作。
"只要注重圣经真理的教导、认识圣灵的工作,且看重门徒训练的牧者同工、信徒领袖,我们都十分欢迎。"他说。
黄牧师的电邮是GTC300@MSN.COM。有意与黄牧师在中国大陆配搭事奉的同工可与黄牧师联络。网址 www.Gideon300LC.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