意大利名畫《耶穌被補》失而復得

yesu.
意大利著名繪畫大師卡拉瓦喬的名作《耶穌被捕》(又名《猶大之吻》)。(圖:網絡收集)
【綜合報導】意大利著名繪畫大師卡拉瓦喬(Caravaggio,1573~1610)的名作《耶穌被捕》(又名《猶大之吻》)今年7月曾被盜走,但日前有消息説當地警方已經找到了這幅名作。

此副畫本收藏在烏克蘭黑海敖德薩港口的東西方藝術博物館,但今年7月份被盜走,近日,烏克蘭警方宣佈已經找到了這幅被盜名作,據稱這幅畫是在烏克蘭內政部附近被發現的。失竊當時,小偷裁掉整塊玻璃,而非打碎玻璃的方式破窗而入,從而安全通過警報系統,將此名作從畫框中取下之後而從房頂溜走。

《耶穌被捕》是卡拉瓦喬作於1573年至1602年間的作品,也有説法認為它作於1598年和1599年間。該作品描述的是耶穌在橄欖山腳下經過一夜的禱告被捕的情景,耶穌和猶大的形象被猶大背叛的吻聯繫在一起,周圍是耶穌的門徒和羅馬士兵。

儘管畫面中沒有可見的光芒,但是卡拉瓦喬將明暗對比法運用於畫面中的人物和盔甲的描繪,使畫面非常生動。據説,畫面中最右邊的角色就是畫家本人的自畫像。

卡拉瓦喬一生可謂飽嘗顛沛流離之苦。他本人生活貧困,與勞動者為伴。正因如此,他對底層勞苦大眾的生活和形象更加熟悉,觀察理解更加深刻,這為他革新傳統藝術,創造新藝術形象,使普通平凡的勞動者走進神聖的藝術殿堂提供了難得的生活基礎,為他開創了一個藝術的新紀元。

另外他性格暴躁、孤傲寡合、狂放不羈,很難與人相處,這種個性使他處於流浪作畫境地,在一次鬥劍遊戲中,卡拉瓦喬因誤殺了對手闖下大禍並連夜逃離羅馬,過著顛沛流離的生活。此後數年,出庭、坐牢、逃跑、作畫一直伴隨著他的生活。

流浪的生活實在讓他心力交瘁,他終於決定結束流浪生涯回到羅馬,希望得到羅馬教廷的寬恕,開始新的生活,但在那不勒斯上岸時被當局疑為罪犯錯捕入獄,待事實澄清無罪釋放時,小船錢財已無蹤跡,身無分文的畫家步行赴羅馬,染上致命的寒熱病,不幸於1610年6月18日,年僅37歲的大師,永遠訣別了繪畫。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