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者:张伯笠牧师
这个星期天我准备讲使徒行转第二章彼得讲道的经文(2:14-36)。这段经文,是彼得在五旬节时耶稣复活后的第一篇信息。
彼得是一介渔夫,是一粗人。主耶稣钉死复活之后,彼得刚强为主作见证,带领许多犹太人信了耶稣,后又受主启示,在哥尼流的家中,开启了向外邦人传道的的门。而他这篇划时代的讲道,不仅是教会历史上第一篇道,而且和使徒行传17章所载保罗在雅典的讲道一样,都是讲道的典范,是所有讲道人研究和学习的范本。无论从讲道的态度,内容,主题都非常清晰明确。彼得这次的讲道是十分有果效的,那一天约有三千人因此悔改、受洗归信主耶稣基督(二:41)。
有许多弟兄姐妹写信和我交流讲道的经验和技巧。我很高兴,说明国内的弟兄姐妹已经知道了讲道的重要性。讲道无疑是教会职事中重要的一环"耶稣站在革尼撒勃湖边众人拥挤他,要听上帝的道"(路5:1)
保罗在哥林多前书说:但在教会中,宁可用悟性说五句教导人的话,强如说万句方言。(14:9)因为"通道是从听道来的,听道是从基督的话来的。"(罗10:17)
教会的历史屡次证明,神的道与教会的兴衰密不可分,有什么样的讲道就有什么样的教会。钟马田(Martin Lioyd Jones在他的《讲道》一书中表示:
这不是很明显吗?当你略观教会历史,教会的衰弱时期不也就是讲道最衰弱的时期吗?什么是教会改革与教会复兴的开路先锋?是恢复过来的讲道(renewed preaching)。
达根 (Dr. E.C. Dargar) 博士也在他的名著《讲道史》(History of Preaching)中说:
属灵生命的低落、教会工作的低沉,常与没有生命的、形式化的、没有效果的讲道并行,部份是因,部份是果。在另一方面,教会历史中的大复兴往往由讲坛的工作而起,同时在复兴的过程中,讲道在聚会仪式中发展成为更重要的地位。
历史学家说路德的宗教改革一开始就看重讲坛,当时天主教注重洗礼和圣(Baptism and bread),二者成为他们敬拜的祭坛,而路德则看重讲坛更甚于祭坛(the pulpit higher than thd altar)。就是在宗教改革成
之后,路德也如此承认说:
"我只是教导神的道,讲解神的道,以神的道来写作……神的道大大的使教皇体制衰败,这衰败和损害的情形,绝不是任何一位当代的皇帝所能做到的!我没有做什么,一切都是神的道作成的(I did nothing, the Word did it all)。"
而历史上英国不流血革命,也是因为约翰•卫斯理(John Wesley)与乔治•怀特腓德(George Whitefield)等人竭力传讲神的道的结果。卫斯理经常要一天讲五次道。怀特腓德三十四年的传道生涯中,平均每周讲道二十次。
当乔纳森•爱德华滋(Jonathan Edwards)在波士顿(Boston)讲那篇有名的"罪人在忿怒的神的手中" (Sinners in the Hands of an Angry God),他的讲道使整个新英格兰(New England)震惊,带来了久所渴望的复兴。
二十世纪初期的中国教会也由于兴起了几位在讲道上被神重用的传道人,带给中国教会一片复兴。宋尚杰、倪柝生、王明道、计克文、丁立美、赵君影、赵世光、王载、王峙、贾玉铭、杨绍唐等,他们的讲道,特别在有关生命基础的真理上,打了极好的根基。
在华人讲坛颇负盛名的沈保罗牧师这样说道:
讲道乃是神用他的"道"来拯救人的生命。话语的本身是一种能量的单位(unit of energy),话一说出去事情就发生;话语实在也是行动的一种(a form of act)。神的话是能力,神的话与神的工作密不可分,因为"没有神的话,就没有神的工作" (no Word, no work)。
海外中国大陆族群,无论是已信主受洗的信徒还是慕道的朋友,对教会的讲台要求都很高。一个教会的牧师讲道活泼有力,神的话讲的明白,教会的信徒得到的造就越大,教会人数也越多。
这现象真如专门研究教会讲道历史的学者达根(Edwin C. Dargan)在《讲道史》中说的那样:教会属灵生命的高低,常与有效果的讲道有关,教会历史中多次的信仰大复兴往往可追溯到讲坛工作而起,同时在复兴更新过程中,讲道的聚会仪式也因而发展成为更重要。
今日教会的讲台比过去以往要求更高。一是电视、DVD、VCD光碟的出现,使一些著名牧师的讲道可以在网上或电视中看到,这使许多"小传道人"面临挑战。但人个忠心于讲台的牧师仍十分重要。
在北美的大陆背景教会中,那些经常请名讲员、名牧师的教会虽然短期内看来增长较快,但几年后却开始不增长、甚至衰退,反观那些不请名讲员,牧师系统喂养和扎实教导的教会反而人数增长、教会健康。要想让弟兄姐妹生命成长,讲道是重要的一环。讲道不仅是"按时分粮",还要通过神话语的实践将会众带到神的而前。因为讲道也是崇拜中最重要的一部分——以神的话来敬拜!
除观念的更新外,技巧也十分重要。我们除了从宋尚杰、倪柝生、王明道、赵君影等老前辈那里学习之外,牧者们也应该向罗宾森(Haddon W.Robinson)。李斐德(Walter Liefield)。康培•摩根(Campbell Morgan)等讲道专家学习技巧。
我本人受罗宾森的影响很大。他的《实用解经讲道》是我主日讲道的结构基础。那种不重视技巧的生硬僵化的讲道只能使人昏昏欲睡,而且达不到讲道者的目的。
香港建道神学院曾立华牧师曾指出:讲道最主要的技巧就在于一方面掌握经义,另一方面又能针对现时的处境,以带出适切的资讯传达给现今的人。因此,作为一个忠于圣经又忠于时代召命的教牧传道者,他的任务就是惯通圣经的世界与今天的世界,把现代信徒带进圣经,再以圣经角度察看现今世界。因为我们确信圣经的真理不仅是"应时的"(timely),也是万古常新、超越时限的(timeless),神永恒超时限的启示信息是能切合时需的。所以在构思每一篇讲章的信息时都要从圣经开始,作透彻的解释,然后转入今天的时代、文化、情感和信徒生活中,使现代信徒领略神话语资讯的确切性,心灵得到鼓舞,心智得著提醒,意志能被激励而引发应用性行动。
除了技巧之外,时代对讲道者的本身也提出更高的要求。常言道:群众的眼睛是雪亮的。传道人的道能够影响会众、影响时代,更主要的是传道人的人品和生活见证。为此,滕近辉牧师根据哥林多后书四章一至七节将讲道者应有的品格清楚扼要的表达出来:
1、光明磊落
"将那些暗昧可耻的事弃绝了"(4:2)分别为圣的人才可以宣讲圣道。不然,讲道的声音必被生活所发出来的声浪掩说A失去效用。进这一步说,不但失去正面的效用,更会产生反面的强大破坏力,拦阻人信主。
2、纯洁的动机
"不行诡诈"(4:2) "诡诈"就是以冠冕堂皇的言词掩饰鄙陋的动机与企图。讲道的人必须具有真诚的属灵意图,除了拯救人、建立神所喜悦的教会之外,别无贪图。
3、正确的信仰
"不谬讲神的道理"(4:2)
讲道的人必须有正确的神学立场与系统的《圣经》知识。不将自己的看法当作圣经教训来宣讲。也不是以哲学或伦理学来取代《圣经》。
4、以生活见证真理
"只将真理表明出来"(4:2)讲道者的身教与言教双管齐下,就讲成最强有力的讲道。
5、造成福音在听众良心中的效
"在神面前把自己荐与各人的良心"(4:2)讲道的物件是人的良心——透过理性,或感情,或意志,把福音真理带向听众的良心,产生属灵的果效。圣灵带著福音直达良心,带出悔改的果子。这才是有效的讲道,带领人真正归向神,而不单是激动了感情,或说服理性,而是促人决意接受基督,认罪悔改,归向神,人生改变。
6、以基督为中心
"不是传自己,乃是传基督耶稣为主"(4:5)讲道者不是传自己:建立自己的名望、提高自己在教会中的地位、吸引更多的追随者、加强自己的影响力。
乃是传基督: a、传基督是「神的像」(参4:4)——神的像意即神性与神格。传基督是神。b、传基督是神的表达者(参4:6)——「神荣耀的光显在耶稣基督的面上:。c、「传基督耶稣为主」(参4:5)——基督是宇宙之主|人生之主。信从他的人必须把人生的主权交给他。
7、依靠圣灵的工作
"我们有这宝贝放在瓦器里"(4:7)讲道者必须认识自己只是"瓦器"而已,但在这瓦器里却有"宝贝",即圣灵。他有"莫大的能力"(参4:7),能使那些原来被"这世界的神弄瞎了心眼"(参4:4)的人,可以归向神。
愿主兴起更多的讲道者,建造主的教会,喂养主的小羊,愿主使用你成为他人的祝福。让我们共勉。阿门!
-
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与新教信徒
根据德国"世界观信息服务"(Fowid)研究小组2024年最新公布的调查结果,德国无宗教信仰者人数首次超过天主教徒和新教徒,使得无信仰人群成为该国最大的"宗教"群体。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