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综合报导】近年来,中国内地家庭教会登记与公开化已经成为对中国教会影响深远的一个话题。特别是11月下旬,由中国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民族发展研究所与北京普世社会科学研究所在北京联合举办了"基督教与社会和谐研讨会——中国家庭教会问题专题讨论"。这可谓是首次由中国官方举办关于家庭教会的研讨会,更是令不少人士关注。
到底此会议在家庭教会公开化路程上扮演了怎样的角色,起到怎样的影响,又到底家庭教会如何面临与回应公开化中的种种问题?日前,内地"成都秋雨之福教会"在他们的博客上转载了一篇名为《LukeLam:浅谈对家庭教会公开化的前瞻》的文章,其原文登载在Lukelam的个人博客上。
成都秋雨之福教会曾在今年9月份向成都双流县人民法院递交了《秋雨之福教会诉双流县宗教局行政诉讼起诉书》,因为当地宗教局曾在他们5月份的一次查经祈祷活动以"涉嫌非法传教活动"为由闯入进行强制调查,对此他们表示不服。此案被称为是内地家庭教会起诉宗教局第一案,也表现出秋雨之福教会对家庭教会权益的热心。可以说,秋雨之福教会是内地家庭教会发展的一个前锋。
在文章中,作者LukeLam对11月下旬的研讨会评价说:"确实,这次听证会其实并没有太多对家庭教会公开化在法律法规上的突破有实质性的影响,不过我们也应该看到,这次听证会对家庭教会在公共领域上的影响起到推波助澜的作用。"
作者分析说,从目前家庭教会的规模和增长就可以看出家庭教会对公共领域影响的增长趋势,特别是新型城市教会的兴起,所以即使此次听证会无太多实质上的进展内容,但举办此次听证会对公共领域,尤其是基督教内领域的影响的确不可小看,而x方也很难忽略这部分的影响。
LukeLam说,虽然这次会议只是公开化的一个小小起点,需要更加审慎地估计家庭教会公开化的步速,不能够过分乐观,但毕竟这个"小小起点"也是经过了不少酝酿才达到这一步的:从中国社会科学院2008年4月号发表于建嵘教授的《基督教的发展与中国社会稳定——与两位"基督教家庭教会"培训师的对话》一文,到10月8日在北大举办的"中国宗教与社会高峰论坛暨第五届宗教社会科学国际研讨会",再到此次听证会,中国家庭教会公开化大有走上正轨的趋势。
作者提醒说,家庭教会公开化可谓是时代趋势之一,如果我们对此漠不关心,不作警醒,恐怕浪潮到临,便随流失去。因此,我们需要思考公开化中面临的问题和回应态度。对此,作者提出了三点:提防世俗化的力量和现代思潮;教会制度和体制的完善;教会要有承受复兴的预备。
第一,应该提防的是世俗化的力量和各种现代思潮。
金钱、富有比压迫的力量更能拆毁一个教会。如果公开化能够实现,教会必然会在这方面面临魔鬼的攻击,这些例子在历史上也屡见不鲜,比如早期基督教成为罗马国教后的世俗化程度等。
另外,还有现代各种学术思潮的挑战,比如近年火热的新儒学、历史上不断危害教会的自由神学,后现代主义等思潮。多年来,福音派著重个人的宗教经历,传福音,教会增长,但在神学思想的发展、护教与对文化的批判与重建上却多有忽略,对这些思潮也没有太多充分的认识。
我们对这些思潮的回应不能只根据它在理论上、在教义方面所造成的影响来论断这些学说,而必须根据它的整个系统来批判。因此,我们如何能够站立得稳、如何在这一代的讲台上发出强有力的回应、如何避免牧养上只是传讲用宗教术语表达的人文主义、如何有效建设本土化神学、成为教会和基督教学术界值得深思慎重的地方。
而且,作者强调说:"最要紧的是,我们的回应必须主动!不要等到出现属灵破口才来补缺..."
第二,教会制度和体制的完善是对教会公开化发展的要求。
家庭教会的历史发展经历了地下传教、团队式家庭教会、新兴地方教会为主要标志的三个发展阶段,而近年来,由城市白领和知识分子为主体的新型城市教会成为家庭教会发展的领衔标兵。
分析新型城市教会的特点会发现,这些教会注重神学基础的建设,有成文的教会信约或教义,教会的神学立场明显;在教会体制上,教会有成文的教会章程,形成牧师—长老—同工—会友的体制,而且对教会正式会友,有成文的教会纪律约束,表达教会价值观。
作者说,可以看到,新型城市教会之所以成为现今教会公开化的领衔力量,和它的体制特别是不无关系的。所以,家庭教会公开化对很多习惯小群聚会的家庭教会在体制上的发展是一个挑战,因为体制的完善,有助教会承受上帝更大的赐福。
第三,教会要有承受复兴的预备。
公开化给教会带来的正面影响无疑是信仰自由后教会的增长,但这也要求我们能有承受的能力。所以,教会需要在各个方面预备,从牧养到治理,从培训到事工,要有预备承受应许的心智。
作者特别提出一点,就是教会应在宣教上预备,征服上帝应许的迦南地。家庭教会的弟兄姊妹不缺少传福音的热情,但对于教会差会的建立,教会植堂,牧养教会,甚至以后到跨文化宣教的知识上,需要多多学习。
相关文章:
刘同苏:中国官方首次举办家庭教会专题研讨会(2008.11.28)
-
中国宗教局五月起强化规管外国人宗教活动
中国国家宗教事务局4月1日发布《中华人民共和国境内外国人宗教活动管理规定实施细则》,新规例于5月1日起施行。这是2010年后,宗教局再次修订《实施细则》,进一步规管境内外国人的宗教信仰活动。
-
中梵主教任命协议、祝福同性伴侣:教宗离世留下的争议
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在刚过去的复活节星期一清晨离世,他在任时与中国政府签署《中梵双方关于主教任命的临时性协议》(简称《中梵协议》)引来主教任命问题,而批准神父为同性伴侣祝福亦备受福音派人士抨击。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学生?——给教会的五项建议
大学生返家的这个夏天,是教会可以主动伸出手、重新接纳他们的重要窗口。教会可用真诚的关系、具体的行动,让他们知道:你仍属于这里,这里仍是你的属灵之家。
-
复活节为信众祝福后 88岁教宗方济各离世返天家
罗马天主教会第266任教宗方济各(Pope Francis)于4月21日复活节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怀,享寿88岁。梵蒂冈枢机主教凯文·法雷尔(Kevin Farrell)于两小时后发布有关死讯并指教宗因脑中风陷入昏迷,引发心脏骤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 他说了什么?
美国总统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复活节祈祷晚宴。他在致辞中强调耶稣基督的受死与复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并呼吁国家恢复信仰的精神。他也表达了对宗教自由、家庭价值和教育改革的坚定支持,强调政府应保护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现场有多位宗教领袖出席,包括葛福临和保拉·怀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