奥古斯丁为第4世纪神学家,著名的《忏悔录》记录了悔改的经历,对原罪有深彻的体会,其后发展出的神学思想如恩典论、拣选论、信心论,对后世影响深远。著名华人牧者唐崇荣近日在讲坛介绍其神学思想。
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中文堂脸书上载唐崇荣牧师3月12日在印尼归正福音教会主日讲道,主题为:"历史上的十大更新:奥古斯丁带来的更新 5"。唐崇荣表示,奥古斯丁的《忏悔录》是一部旷世著作,对罪人悔改带来启发和感动,不但影响宗教领袖,还影响普罗大众,启发历史上无数的人。
奥古斯丁神学理论影响后世甚广,他根据圣经找到原罪是一个存在的事实,正如罗马书5章12节所说:"这就如罪是从一人入了世界,死又是从罪来的;于是死就临到众人,因为众人都犯了罪。"
唐崇荣举例,在二次大战日本天皇任命东条英机担任内阁总理大臣,发动偷袭珍珠港打沉美军几十艘战舰;德国纳粹党希特拉残杀650万犹太人。发动战争的人最终失败,上帝介入人类历史,史历因而有转机,因此基督徒不要丧胆一定要倚靠上帝。
奥古斯丁另一项贡献是对恩典论的启发,奥古斯丁的恩典论提到:"既然人都是犯罪的,怎么会悔改归正?这是因为上帝施恩、开导人的心,使人归回上帝。"人之所以能有纯正的信仰,是因为上帝的恩典,如果上帝不施恩,没有人能蒙恩。
从恩典论,奥古斯丁进而带来拣选论, 以弗所书说:"就如神从创立世界以前,在基督里拣选了我们,使我们在他面前成为圣洁,无有瑕疵。"唐崇荣表示,许多信耶稣的人不明白上帝的拣选,所以他们的信仰像那些迷信的人一样,以为我不求福就不能到我。
最后,唐崇荣介绍奥古斯丁的信心论,罗马书4章3节:"亚伯拉罕信神,这就算为他的义。"因信称义成为基督教教义,上帝是义的本体,人以信心回到上帝面前领受祂所赐的义。
唐崇荣总结,这些都是奥古斯丁在历史上的伟大贡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