遠志明《紐約日記》回應信息:神是人的支點

神州傳播協會總編導遠志明牧師上週末在紐約舉行《彼岸》首映禮,在播放其中一集《紐約日記》後上台分享回應信息。遠牧師説,人活在世上,離不開支點,而神就是那支點;凡是相信神的人,就能超越苦難和死亡,擁有永恆的平安和喜樂。

在講道的開頭,遠牧師先把話題放在幸福上。他説,活在世上的人沒有不追求幸福的,但到底什麼是幸福?每個人的看法可能不盡相同,現在最流行的説法是成就是幸福。那麼,怎樣才算是成?很多人認為成的標志就是賺大錢,在他們看來,幸福等同於財富。

然而《紐約日記》主人公金勛、陳上宇夫婦的故事則打破幸福=財富的法則。其實,雖然窮人生活苦,但有錢人的日子更不好過,太多的富人被財富壓得喘不過來氣,金勛、陳上宇夫婦以前就是這樣的人,財富只給他們帶領短暫的幸福,更多留下來的只是痛苦。

遠牧師發現人生有很多矛盾的地方,人人追求成,但是成後的人生比失敗的人生更加淒涼;生病會令人感到憂愁,但健康的人有比病人更多的憂愁;人單身的時候感到孤單而想結婚,可成家後反而更感到孤單;很多人説死亡很痛苦,但其實人活著比死了更痛苦。

人生究竟哪裏出了問題呢?為何無論怎麼活著都是受苦呢?「因為你的人生沒有支點。其實,人活著是需要一個支點的,生命沒有支點就不會幸福,不會有力量。」遠牧師一針見血的指出。

那麼,到底什麼才是人生的支點?是錢財嗎?是愛情嗎?《紐約日記》和自己的親生經歷會告訴我們No!錢財和人間的愛情都靠不住,這些東西不是人生的支點。也有人聲稱自己天不靠、地不靠,只靠自己,但人生到頭來是一塌糊塗,內心生出苦毒來,恨死了自己。因此,自己絕對不是人生的支點。

説來説去,在人世間是找不到支點的,而沒有支點的人過的非常可憐,這是遠牧師信主前的人生總結。但信主後就不同了,他見證説,「唯獨神才是人的支點,有了神,生命就有了支點。」信主10多年來,他品嘗到有神作自己支點的好處,「當我軟弱的時候,神給我力量;我憂傷的禱告,祂安慰我;我心中有苦毒和怨恨的時候,祂賜我平安的心。」

遠牧師表示,縱然千言萬語也無法完全表達出信主有多麼的好,總之人信主後,將有幸福終身相伴,幷有從神得來的能力去笑對死亡和苦難。他盼望台下還未信主的朋友們,能接受耶穌,讓自己的靈魂有一個歸宿,迎來嶄新的自我。

相關新聞
《告別故土》拋磚引玉 遠志明挑戰信徒用信心回應呼召
《彼岸》紐約完美謝幕 佈道與培靈雙豐收
《彼岸》紐約首映 多人登上「信仰的彼岸」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