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木星12月下旬合成圣诞之星 冬至观赏800年天文奇景

土星木星12月下旬合成圣诞之星 800年天文奇景
土星木星12月下旬合成圣诞之星 800年天文奇景

圣诞节临近之际,今年地球上空将出现天体奇观,木星与土星将在12月下旬靠近,形成状似"圣诞之星"(Christmas Star);美、港、台可于冬至晚(12月21日)观赏。

800年天文奇景

人类将可以见证800年一遇的星体奇迹,土星与木星在12月21日相遇形成光芒四射的星型,远看酷似圣诞之星。木星与土星的相遇是非常罕见,土星绕太阳公转大约需要30年,而木星则需要将近12年。因此每隔二十年,从地球上的角度看木星追赶上土星。

香港太空馆在网页提到,12月21日黄昏将出现"木星合土星"现象:"木星和土星视觉上极为靠近,相隔只有约六角分,或五分之一个月球大小。此罕见现象约每20年才发生一次。12月21日前后一日两星亦是非常靠近",认为当晚6时至7时30分最适宜观赏。市民亦可于12月20、21及22日,每日在同一时间以望远镜及肉眼观看奇景。

太空馆又指,由地球观看,木星和土星之间的夹角很小,所以视觉上极为靠近;但实际上木星与土星当时仍相距约7.3亿公里。

2080年才再次出现

此外,美国德州莱斯大学(Rice University)天文学帕特里克·哈蒂根(Patrick Hartigan)表示,两个行星之间的对准非常罕见,本世纪每20年发生一次,但是这种结合很少见,因为行星之间看起来有多近。上一次发生该星体奇观在1226年3月4日。

据美国宇航局称,在冬至时,行星之间的距离将仅为十分之一度,这相当于一臂之长,一角硬币的厚度。这奇景是17世纪以来木星与土星之间最大的伟大结合,直到2080年才会再次发生。今次奇景可于12月21日在日落之后透过双筒望远镜或小型望远镜观看。

哈雷彗星误为伯利恒之星

《圣经》记载,圣婴耶稣基督降生惹来希律恐惧,为要除灭祂将两岁以内的小孩杀尽(马太福音2:13-16),耶稣就在伯利恒的马槽诞生,耶稣降生时出现伯利恒之星将牧羊人及东方三博士引向伯利恒。

伯利恒之星一直被人视为"圣诞之星"并探究为何种星,哈雷彗星就曾被人误为伯利恒之星。不过,耶稣基督出世大约在公元前4年,根据天文学家哈雷的计算和古代的文献,哈雷彗星最接近耶稣出世回归地球轨迹的年分是公元前12年,因此耶稣诞生之时,东方三博士所看到的星星并非哈雷彗星。

英国天文学家埃德蒙·哈雷(Edmond Halley)生于1656年11月8日,他曾预测哈雷彗星将于1758年重返,彗星果然在同年重返,因而将该星命名为哈雷彗星,惜当年哈雷已经逝世。

  •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LGBTQ合法将转化社会意识形态 英国律师促教会警醒

    基督徒关怀差会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创办人、英国律师安德利亚·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韩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对英国社会所带来意识形态的改变,并所造成的灾难性影响,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轻心。其言论值得关注。

  • 前女同志沃宁:灵肉割裂的理论如何伤害LGBT群体

    香港性文化学会特约研究员梁海欣近日发表的一篇文章,详细介绍了一位过去曾经是女同性恋者的伊莉莎白·沃宁(Elizabeth Woning)的观点。沃宁曾坚信"同性恋不是罪",后来明白同性恋理论残缺之处,从同性恋的意识形态走出来。

  • AI专家Moses Wong访谈(四):AI实用指南——教会篇

    生活在AI启蒙的时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将AI在神的国度上被使用。作为基督徒科研专才及AI专家,Moses Wong为教会提供"实用指南",教会如何运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时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卫王朝》和《拣选》跻身亚马逊Prime十大热播榜单

    《圣经》题材史诗级剧集《大卫王朝》(House of David)与《拣选》(The Chosen)双双登上美国亚马逊Prime平台十大热播榜单。"任何电影或影视作品都无法,也不应该取代福音或圣经。然而,如果它们能激发那些从未读过《圣经》或不认识神的人对信仰的兴趣,那么这是一件值得庆祝的事。"

  • 穹苍旅居9个月 基督徒宇航员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国太空总署(NASA)太空人威尔莫尔(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滞留太空9个月后终成功回家。他们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尔莫尔接受基督教媒体问及感想时,引《圣经》希伯来书说:"有些事情在我们看来并不那么美好,但对那些信祂的人,这一切最终都会是更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