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前在芝加哥舉行的第七屆韓人世界宣教大會慶祝了韓國宣教的飛躍發展。大會表示,韓國迄今已在世界169個國家派遣2萬多名宣教士,較比10年前翻了一多倍。預計在2020年之前,韓國將超越美國成為全球最大宣教國家。
韓人世界宣教大會(Korean World Mission Conference,簡稱KWMC)是世界韓籍宣教士規模最大的宣教會議。從1988年開始,大會每隔4年在芝加哥的惠頓學院舉行,由韓國最大的3個宣教組織(韓國世界宣教委員會、韓國世界宣教協會及韓國世界宣教團契)聯合舉辦。
本屆大會有5千多人參加,其中一半是在福音工場第一線的宣教士,並有眾多著名的美國福音派牧師參與。大會主要回顧過去的韓國海外宣教發展,並預測未來10年的韓國教會在世界宣教的趨勢。
韓國的海外宣教運動始於上個世紀70年代末期,1990年代初期開始快速增長,當時全球有1千名韓籍宣教士。時至今天,約有2萬5千名韓籍宣教士遍佈世界169個國家。換言之,近20年來,韓國海外宣教士的數量增長了25倍。大會表示,照這樣的增長趨勢預測,在2020年之前,韓國將超越美國成為世界上派遣宣教士最多的國家。
韓國的宣教工作如何得到突飛猛進的成長呢?與會的韓國宣教領袖一致表示,聯合禱告是推動韓國宣教運動復興的幕後臣之一。
韓國教會對禱告的注重非常有名。據韓人世界宣教大會創始成員之一、韓國世界宣教委員會總幹事Seuk-Hee Goh透露,本屆韓人世界宣教大會召集到逾萬名禱告勇士的支持。韓籍信徒對禱告的熱情是其他族裔的宣教大會無法比擬的。
韓國世界宣教協會主席Seung-Sam Kang亦見證了今日韓國宣教士的增長乃是韓國教會齊心努力禱告的結果。他回憶首屆韓人世界宣教大會舉行時,全球只有500名韓籍宣教士。
「那時候,我們大聲為在2000年之前派遣1萬名宣教士的目標禱告。」Kang説,「回過頭來看,神成就了我們的禱告。」
據《基督郵報》消息,眾多著名的美國福音派牧師參與此次盛會,在恭祝韓國教會取得巨大宣教成果之餘,同時為韓國未來的全球宣教發展獻計獻策。
洛桑運動執行主席道格‧伯茲奧爾(Doug Birdsall)在座談會中指出勢力不斷膨脹的回教是全球基督徒宣教中面臨的最大威脅,值得宣教士警惕。
此外,他還建議宣教士關注模糊真理的多元論思潮,以及主要城市的宣教需要和青年宣教。
改革宗神學家約翰‧派博(John Piper)牧師透過約翰福音10章7至18節講解有關揀選的教義時強調説,宣教士在帶領那些不在圈裡的羊時,重要的是讓他們聽見「主的聲音」。
派博牧師在講道中勸勉韓國宣教士時刻尊主為大,提醒他們不要忘記迷失的羊羔是屬於神的,因此在宣講神的話語的時,要讓羊聽主的聲音,把他們引領到神的面前。
青年使命團的康寧漢(Loren Cunningham)在一場題為「派遣我」的講道中強調了南韓在推動北韓福音化的重要使命。
在康寧漢看來,韓國在網絡和通訊技術上引領世界是有原因的,因神預備他們可以把福音傳入北韓。為此,他呼籲韓國教會儘快透過多種渠道把聖經運送至北韓,而非坐等北韓開放後才開始行動。
此外,備受韓國教界尊敬的韓裔宣教學者Dong-Jin Cho博士在大會中指出,擁有使徒的DNA傳統是韓國教會復興的根本原因。
Cho博士還警告説,今天的韓國教會要繼續使徒的DNA的傳統,不然就成為另一個「英國」——之前是世界宣教中心的英國,如今已成為宣教沒落的國家。
「看到歐洲從1910年以來如何走向衰落,我們應該禱告韓國教會在100年後不會變成像今天的歐洲那樣……」Cho提醒與會的韓國宣教士説,「我們必須撇棄驕傲,單單的依靠神。」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
-
85歲華人名牧唐崇榮下週赴俄羅斯巡迴佈道 深入中亞挑戰福音硬土
著名華人佈道家唐崇榮牧師將於下週開啟俄羅斯巡迴佈道之旅,以85歲高齡奔赴四城十場聚會。十場聚會中七場以華語主講,三場採用英語宣講並同步翻譯成俄語及烏茲別克語,旨在突破語言壁壘觸及更廣羣體。
-
更多青少年意識到社交媒體弊端 卻難言「戒斷」
雖然當代青少年不再熱衷成為網紅,但TikTok和YouTube已成為他們觀察世界的「數字窗口」。皮尤研究中心最新調查顯示,越來越多青少年認識到社交媒體的負面影響,但距離大規模遠離這些平台仍為時尚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