古羅馬女孩佩戴精美金飾陪葬 折射父母愛女兒情越生死

古羅馬女孩佩戴精美金飾陪葬 折射父母愛女兒情越生死   
古羅馬女孩佩戴精美金飾陪葬 折射父母愛女兒情越生死   

以色列房屋管理局在斯科普斯山發現鉛棺遺骸,藏有金耳環和髮夾等金飾,相信是女孩陪葬品,反映父母對子女的愛護跨越生死。

以色列房屋管理局早於1971年進行挖掘時已發現該批珠寶但未公佈,包括金耳環、髮夾、金吊墜、金珠、瑪瑙珠和玻璃珠等珠寶。考古研究員認為,陪葬物帶有羅馬神話的月亮女神盧娜(Luna)符號非常有研究價值,相信是伴隨著生前的女孩子,死後陪葬是為了來世繼續保護她們。

以色列房屋管理局局長埃利·埃斯庫西多(Eli Escusido)表示:「珠寶與年輕女孩的葬禮令人感動。可以想像他們的父母或親戚與女孩分開時,要麼佩戴珠寶,要麼可能躺在她身邊,並想著珠寶在未來世界提供保護。這是一種非常人性化的情況,無論文化或時代如何,所有人都認同保護自己後代的需要。」

是次考古負責人阿耶萊達延(Ayelet Daya)博士説:「多年來在以色列文物管理局檔案中積聚灰塵的原始報告的位置,以及對物品本身下落的物理追蹤,揭示了長期被遺忘的寶藏,我們研究的精美珠寶就是此類寶藏的一個例子。」

早於1975年,考古學家扎費里斯(Vassilios Tzaferis)代表文物部門在橄欖山進行另一次發掘,發現了兩個類似的金耳環,還有耳環、帶有月牙吊墜(以羅馬月亮女神盧娜Luna命名)的鏈條和髮夾。

研究人員指出,這些珠寶物品在羅馬世界廣為人知,是年輕女孩墓葬的特徵,可能提供了埋葬在這些地點人士的證據。羅馬晚期的耶路撒冷,後來更名為埃利亞卡皮託利納,在耶路撒冷聖殿被毀和猶太人撤離後,人口混雜。

其後,來自羅馬帝國不同地區的人們在這座城市定居,帶來了一套不同的價值觀、信仰和儀式。這座城市新人口的異教崇拜豐富多樣,包括眾神和女神,其中包括對月亮女神盧娜的崇拜。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