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出版学会连续八年进行"香港全民阅读调查",结果显示纸本与电子阅读习惯的受访者比例相若,两者占7成,青少年阅读纸本书则远低于去年。港府昨回应出版学会倡议将4月23日设为"香港全民阅读日",在各区图书馆举行主题活动、小型活动车改装流动图书馆到访社区办书展。
香港出版学会今年2月至3月期间进行调查,成功访问1,240名10至84岁的市民,了解纸本和电子阅读习惯、内容、时数、消费行为等。调查结果显示整体情况较以往逊色,纸本阅读习惯与电子阅读习惯的受访者比例相若。
7成多人读纸本书 18岁以下远低于去年
纸本阅读习惯的受访者中,72.7%过去一年有读印刷书,18岁以下青少年只有59.2%,远低于2022年71.3%及2021年75.1%,情况值得关注。近四成表示"一向都无阅读印刷书籍的习惯",近三成"无时间或工作太忙",其他原因为"网上阅读已经足够"、"睇书好攰"、"揾唔到啱兴趣或程度的书"。
阅读量与年龄方面,一年读1至5本书占50.1% ,20本以上亦有18.5%;41至50岁组别阅读中位数是10本,为众多组别最高;18岁以下阅读中位数是9本,远低于去年的20本。
近7成人过去一年有电子阅读习惯
电子阅读习惯的受访者中,69.4%过去一年有电子阅读的习惯、30.6%没有,与去年情况接近。50.2%每日花"1小时或以下",只有7.3%受访者"每日花5小时或以上",跌幅明显估计疫情已过去,用于网络办公、电子阅读时间减少。
年龄方面,每日花5小时以上于电子阅读占11.2%,以18至30岁组别比例最高,比率与去年接近;18岁以下组别只有2.3%,跌幅最大,估计疫情对青少年的学习和生活模式有直接影响。
明年起设香港全民阅读日
香港出版学会在发布会,倡议特区政府将4月23日订立为"香港全民阅读日",提高市民对阅读关注度,呼吁政府投放更多资源让市民易于接触纸本书和电子书,学会亦宣布启动"阅读四月天"全港阅读推广巡礼。
香港书刊业商会会长苏惠良则建议,每年的香港书展在湾仔会展举办,未必便利各区人士参与,宜深入社区举办小型书展与活动,过往亦与作者合作举办导赏团,或在学校举办阅读活动。
为响应4月23日世界阅读日,文化体育及旅游局局长杨润雄昨(23日)在悦阅嘉年华颁奖礼宣布,未来的香港全民阅读日将举行全港大型阅读活动,包括:举办作家及名人阅读分享会、在各区图书馆举行主题活动及推介书籍、与学校及出版业界合作在图书馆以外举办阅读推广活动;另有小型活动车经特别设计成"喜"动图书馆到访社区,举行专题书籍展览。
基督徒阅读:增长属灵智慧 扩阔世界视野
对基督徒来说,阅读也是不可或缺的生命元素,透过阅读圣经和属灵书籍认识上帝的真理,得著智慧深入了解神的旨意和计划,顺从和信靠神。属灵书籍还可以帮助基督徒厘清基督教义,从而更好地分享见证。
属灵书籍与神的话语是启蒙人的灵魂,通向神圣之光的道路,了解自己与神的关系以至亲近主,增长属灵智慧是灵性成长重要途径。同时进一步扩阔视野,对世界事务有全面的认识,在社会中履行基督徒的角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