何傑牧師解讀以賽亞書: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

何傑牧師解讀以賽亞書: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
何傑牧師解讀以賽亞書: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

何傑牧師在漢語聖經協會春季讀經講座分享「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II」,談及以賽亞書的背景,包括猶大與亞述的對抗,以及神的應許在罪與罰後將帶來拯救,呈現神的角色轉移從審判者到救贖主。

罪與罰後拯救降臨

何傑牧師在漢語聖經協會春季讀經講座分享「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II」,提到以賽亞書的背景,敍利亞和以法蓮拉攏猶大對抗亞述,如果猶大王拒絕要求便另立新王取代,並且大軍壓境,亞哈斯非常驚恐整個社會好像樹葉在樹上搖動。

以賽亞先知鼓勵亞哈斯神與他同在,神在整個民族低迷的時候藉著先知説安慰的話,並指罪得報應後會來做拯救的工作,然而以色列民卻深信巴比倫的神大過以色列的神,這源於在古近東民族相信誰的神打勝仗就是最大的。

以色列聖者如何挽回被擄巴比倫的以色列民?何傑續指,公元前5至6世紀以賽亞書卷二的年代屬於巴比倫攻陷猶大及重建年間。公元前539年波斯王古列二世滅巴比倫第二年,下旨重建耶路撒冷聖殿。

以賽亞書44章28節:「論古列説:他是我的牧人,必成就我所喜悦的,必下令建造耶路撒冷,發命立穩聖殿的根基。」 又説:「耶和華所膏的古列;我攙扶他的右手,使列國降伏在他面前。 」(以賽亞書45:1)。最終,六年完成興建聖殿,獻聖殿守逾越節,直至公元前458年以斯拉回歸耶路撒冷教導民眾遵守律法進行宗教改革。

以賽亞書40至55章屬於以賽亞書卷二,特色計有:以色列好像被擄之物被搶奪、錫安被毀壞被離棄呼籲盡快離開、將要淪亡的巴比倫多次使用出埃及的圖像表達拯救,例如逿過江河水必不漫過你,神從遠方招聚百姓回歸等。

角色轉移:從審判到救贖

耶和華以色列聖者從審判轉到救贖主的角色。何傑解釋,以賽亞書41章13至14節説:「因為我耶和華你的神必攙扶你的右手……你的救贖主就是以色列的聖者。」對比以賽亞書1章7節:「你們的地土已經荒涼;你們的城邑被火焚毀。你們的田地在你們眼前為外邦人所侵吞,既被外邦人傾覆就成為荒涼。」耶和華的角色從審判主轉移為救贖主。

以色列聖者情懷具備以下條件:聖者的心無法測度、聖者的大能無可比擬、聖者的智慧無法測度。

何傑指,耶和華最終用古列王拯救以色列人,以賽亞書61章9至10節強調以色列民「他們是耶和華賜福的後裔,因耶和華大大歡喜,我的心靠神快樂……。」

是次為漢語聖經協會2024聖言系列——春季讀經講座:「以賽亞書」II 主題:以色列聖者的救贖情懷,講員:何傑牧師(前中國宣道神學院院長),日期:2月3日。

  •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LGBTQ合法將轉化社會意識形態 英國律師促教會警醒

    基督徒關懷差會和基督教法律中心的創辦人、英國律師安德利亞·威廉姆斯(Andrea Williams)向南韓基督徒分析了LGBT合法化對英國社會所帶來意識形態的改變,並所造成的災難性影響,警示基督徒警醒以待,不能掉以輕心。其言論值得關注。

  • 前女同志沃寧:靈肉割裂的理論如何傷害LGBT羣體

    香港性文化學會特約研究員梁海欣近日發表的一篇文章,詳細介紹了一位過去曾經是女同性戀者的伊莉莎白·沃寧(Elizabeth Woning)的觀點。沃寧曾堅信「同性戀不是罪」,後來明白同性戀理論殘缺之處,從同性戀的意識形態走出來。

  • AI專家Moses Wong訪談(四):AI實用指南——教會篇

    生活在AI啟蒙的時代,基督徒仍要努力將AI在神的國度上被使用。作為基督徒科研專才及AI專家,Moses Wong為教會提供「實用指南」,教會如何運用AI、AI的可靠性以及使用時有何要注意的地方等。

  • 《大衞王朝》和《揀選》躋身亞馬遜Prime十大熱播榜單

    《聖經》題材史詩級劇集《大衞王朝》(House of David)與《揀選》(The Chosen)雙雙登上美國亞馬遜Prime平台十大熱播榜單。「任何電影或影視作品都無法,也不應該取代福音或聖經。然而,如果它們能激發那些從未讀過《聖經》或不認識神的人對信仰的興趣,那麼這是一件值得慶祝的事。」

  • 穹蒼旅居9個月 基督徒宇航員在太空敬拜上帝

    美國太空總署(NASA)太空人威爾莫爾(Butch Wilmore)和威廉斯(Suni Williams)滯留太空9個月後終成功回家。他們二人都是基督徒,其中威爾莫爾接受基督教媒體問及感想時,引《聖經》希伯來書説:「有些事情在我們看來並不那麼美好,但對那些信祂的人,這一切最終都會是更美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