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中国青少年网路成瘾问题日益突出
该数据是在日前召开的11届中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上,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秘书长李建国作检查《中华人民共和国未成年保护法》实施情况的报告中指出的。
报告还指出,除了不良网络游戏,一些地区对文化市场管理不力,对城乡结合部和农村的网吧还存在监管不到位的情况,少数网吧接纳未成年人浏览色情、暴力等不良信息。
李建国说,沉迷网路严重影响了未成年人的学习、生活和身心健康,并引发诸多社会问题,给家庭和社会带来危害。
他建议进一步加强对网路游戏与网吧的管理。在关于网路游戏关方面,他表示要励和扶持适合未成年人的健康有益的网络产品,尤其是游戏产品的研发和生产,在网络游戏出版环节实施防沉迷系统。
随著近年来中国内地科技与社会的进步,中国网民数量持续上升。中国互联网络信息中心(CNNIC)24日发布报告显示,截至2008年6月底,中国网民数量达2.53亿,首次大幅超过美国跃居世界首位。而同时,网路成瘾——特别是青少年患网瘾——的问题也日益突出。
有教牧同工呼吁要让网路成为福音的工具
对此问题,有教牧同工多次鼓励教会要看到庞大数据背后大群干渴的灵魂,积极推动网路事工的发展,打造美丽的网路基督教文化。其中的青少年人群更是关乎教会未来发展的重要对象,他们正处在人生观与价值观的十字路口,如果能在这关键时刻通过健康的网路信息引导他们,则会对他们的一生影响深远。
深受广大华人基督徒所喜爱的布道书籍《我为什么不愿意成为基督徒》的作者范学德弟兄曾在一次主领信仰讲座时,表示"传道人要动用并开发一切可行的方法、手段和途径,使福音更广、更快的传播开来,以拯救更多失丧的灵魂。"
特别是提到目前诸如暴力、色情、游戏、赌博等危害青少年身心健康的内容充斥著网路并弄得乌烟瘴气时,范学德指出,现在撒旦利用网路作更大的迷惑与破坏的工作,"所以,教会需要在网路事工上觉醒,要迎头赶上以从撒旦夺回在网路失去的领地,让它成为福音的工具。"
美国已开始尝试为网游注入基督教题材
对于很多青少年沉迷网路游戏,耳濡目染暴力与色情等危害身心健康的内容,同是互联网大国的美国也早已意识到。除了政府与社会各界积极采取措施努力外,一些人也尝试推出基督教题材的网路游戏以促进改变。
《华盛顿观察》周刊早在2005年就曾一篇题为《上帝也玩儿电游吗?— 基督教题材游戏在美国前景看好》的文章关注此话题。他们采访了专门制作宗教内容电子游戏的"电子赞美诗(Digital Praise)"公司市场营销部的副总裁比尔‧比恩(Bill Bean)。
比恩说,他们的产品是想"宣传基督的美德,并且让其生动有趣"。他认为现在充斥儿童电游世界中的暴力、色情是"令人难以置信、不可接受"的。因此,家长们表现出很大的热情,希望为自己的孩子开放设计出更适合孩子们玩儿的寓教于乐的好游戏。
比恩说:"基督教题材的电子游戏是向青少年们提供一项性与暴力之外的选择。基督的信息渗入到了游戏的每一个地方,其目的是想鼓励孩子们不要撒谎,不要欺骗,不要偷盗,并且要对自己的所作所为负起责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