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天主教大学人类生态学研究所(Institute for Human Ecology)举办题为"安乐死对西方做了甚么?"研讨会,专家指协助自杀在西方扩张的根源,是人"邪恶的平庸"和高举个人主义。
是次研讨会于3月28日举行,由《纽约时报》专栏作家罗斯 ·多塞特(Ross Douthat)主持,成员包括新亚特兰蒂斯的编辑阿里·基模(Ari Schulman)、作家利亚·利布雷斯科(Leah Libresco)、克雷顿大学医学院的医学人文教授查尔斯·卡莫西(Charlie Camosy)。
协助自杀在全球一些地区上升至新的纪录水平,众专家指出是由于"邪恶的平庸"(banality of evil)和高举个人主义正在发挥作用。
他们并指,西方政策协助自杀的历史已经久远,但却存在"滑坡"现象,接受协助自杀变成接受安乐死,这最终会变成因身体疾病而接受安乐死,扩展至因心理困扰而接受安乐死。
美国、加拿大、荷兰等欧洲政府正在通过扩大谁来挑战极限可以获得"临终医疗救助",增加了安乐死的合法性,引起了对于这种现象的争议和警示。
就以加拿大为例,该国在2016年将安乐死合法化,允许年满18岁且患有"严重且无法治愈的疾病、疾病或残疾的公民,或永久居民进行医生安乐死",其中包括"持久和无法忍受的痛苦"。
然而,加拿大议会在2022年将法律扩大到没有威胁身体残疾的患者,虽然政府于12月宣布暂时推迟,这样做将使加拿大成为精神疾病患者可以寻求协助自杀的六个国家之一。
据悉,去年只有4%的人在加拿大的协助自杀申请被拒绝,而申请人的生活是否优质,选择协助自杀是否正确,最终由谁分办?怎样分辨?
天主教作家利亚·利布雷斯科(Leah Libresco)认为,协助自杀成因有两原因。其一是人们从生活压力中退缩,即是抵抗压力的能力下降;其二是媒体的传播。
她引用加拿大时装零售商西蒙斯(La Maison Simons)在11月发布的一则广告,该广告庆祝一位女性选择自杀,将选择视为女性是谁的"表达"。
利布雷斯科表示,一种"有毒"的观念和文化正在向人们展示,除非某些东西被"选择"或"表现出来",否则它就不是"真实的",也不是"好"的。
"我认为,即使在世俗背景下,一个人如果没有与耶稣基督结连而死去,是一种遗憾,这是我们人生奋斗的最终目标,也是一个挑战。"利布雷斯科总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