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最近一期"天情通讯"里刊登了以下故事:
无家可归孩子的呼唤
李医生太太已三次入农村关怀贫困学生,在龙胜县有一批壮族女童班,因父母不让她们读书,政府特设女童班但因穷困而难供养她们。
后来"文化更新基金"资助女童班,李医生太太进山探望时,把这批天真活泼的女孩子全认作干女儿,她们全部带泪叫"李邝妈妈",分开时大家抱在一起,难分难解。如今李医生太太又多了一位干儿子,何刚。何刚自从母亲在打石时被压死以后,已是父母双亡,少年的生命受到极大苦难折磨。虽得到"文化更新"资助,可以入读高中,但每到假日,同学们都回家了,只有他一人留住学校,倍感孤苦。
但他很怀念文更团队中那曾拥抱他,认他作干儿子的李医生夫妇,故在寒假期间,独在夜里写信寄来加拿大,表达一种真纯的,作为儿子一样的感情。他称李医生夫妇为"亲爱的爸爸妈妈",他说:"自从离别后,我就一直挂念你们,希望能够再见到你们,是上天把我们放在一起,我们之间建立了亲情。……每当夜深人静时,我会拿出我们那宝贵的相片,仔细端详。看著照片我又想起了你们,想起你们音容笑貌,我内心就有一阵温暖。然而我们相隔万里,无法相见,泪水就模糊了我的视线──我爱你们,爸爸妈妈,这是一个远在天边,无家可归的孩子的呼唤"。
梁燕城博士带领的文化更新研究中心在广西进行扶助农村教育工作,在广西省的金秀、资源、龙胜和阳朔等县资助教师及帮助儿童上学。结果至今已帮助1900学生上学。
在最近一聚会上,梁博士分享了他助学的广西龙胜县孩子的情况。该县为藏族人聚居人,女孩子不能读书,政府不供她们学习,梁博士于是三年内供两批小学生念书,结果第一批51名学生不但全部高中毕业,更都进了大学,当中更有10名进了重点大学。龙胜县成为了广西省教育的窗口。
梁博士不单供书教学,更去探访她们,希望让他们感受到无私的爱:"我希望她们明白我爱她们。我们从远方来,和她们非亲非故,是因为爱她们,支持她们。"他表示不少孩子因此得到激励,更因为读书机会得来不易,他们更勤奋的学习。最近梁博士探访她们时,她们纷纷将亲手造的手工送给他,因为无以为报,于是自己剪纸或编织鞋垫作为礼物。
据文更,广西是中国国家指定的贫省之一,不少家庭在微薄的收入下还东拼西凑的供孩子上学。一位同学向宗欣说:"我父母在去年11月,因车祸双亡,我只有跟伯父一家生活,他一家六口,一个月只有几百元收入,还要帮助我读书……"另一个13岁的初一学生说:"我家中非常简单,有爸爸妈妈和我,我妈妈身体有病,只有爸爸赚钱维持生活,我爸爸一年赚$1,500(人民币)而我在民族中学读书,一年也要1,000多元。"生活之艰苦难以想像。
梁博士表示,虽然三年里他要为她们筹数万加币之多,但他仍会为她们继续奔波,让她们圆读书梦。
梁燕城博士广西助学 女童感受人间爱
我们从远方来,和她们非亲非故,是因为爱她们
陳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