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總統大選在即 基督徒選民該如何做出選擇?

【綜合報導】距離11月4日的美國總統選舉還剩下最後一週的時間,到底是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還是民主黨候選人奧巴馬入主白宮,成為下一任美國領袖?這已經成為美國社會各界人民相當關注的一個話題。

距美國有線電視新聞網報導,截止昨天,美國已經有30多個州的數百萬選民參加提前投票,人數超過往屆選舉。

經濟危機、宗教話題等是選民重要考慮因素

此屆總統選舉正逢美國遭遇金融危機之際,故如何應對經濟衰退已經成為選民衡量候選人最重要的一個標準。有最新的民調顯示,約9成的美國人不滿於現狀,認為美國需要實行徹底的改革,尤其是金融危機、失業、能源危機所構成的經濟風暴成為了最實際、最直接、最引人關注的問題,超越了移民、宗教、同性戀、甚至於反恐戰爭等宗教選民歷年來最關注的話題。

另外,福音派選民仍舊如往屆一樣,是影響此屆大選的重要力量。往屆大選中,福音派選民一般支持共和黨候選人,特別是布殊能夠八年主政,也是因為他在這批選民中贏得較高支持率。雖然有民調顯示,大多數白人福音派選民支持共和黨候選人麥凱恩和副手佩林,但今年也有數個民調顯示,福音派選民越來越不被黨派所束縛,有不少比例的選民傾向奧巴馬。

奧巴馬與往屆民主黨候選人也有很多不同之處,特別是其對福音派選民的態度引人關注。他在多個場合見證自己的基督教信仰,並且曾與多位福音派領袖會面交流,亦贏得不少曾經支持布殊的教牧的支持。著名的福音派刊物《今日基督教》曾有文章評論説:奧巴馬是民主黨內繼卡特總統後最明白福音派的一位候選人。

不過與此同時,一些基督教保守團體亦對奧巴馬持負面態度。比如著名的「聚焦家庭」組織等一直關注奧巴馬在墮胎等話題上的自由態度。日前,他們公開發佈名為「一封來自2012年奧巴馬主政的美國的來信」中表示,如果奧巴馬當選總統,四年後的美國將會呈現一副可怕的景象:恐怖分子襲擊了四個美國城市,俄羅斯成為東歐盟國;以色列遭遇核彈攻擊,同性婚姻氾濫到每個州等。

對此信件,一位來自休斯頓的牧師Kirbyjon Caldwell表示感到「錯誤和荒謬」。他在之前兩屆的總統大選中都是布殊的忠實支持者,但此次他公開表示支持奧巴馬。他説,他對這封信表現了一些基督教內持保守觀點的領袖對奧巴馬信仰仍舊持保留甚至負面的態度。

而對於麥凱恩,不少福音派選民的態度也並非與往屆一樣因他的共和黨背景就「鐵定」支持他。《國際日報》曾有一篇文章寫到:「共和黨總統候選人麥凱恩尚未挑選副手人選以前,美國的福音派基督徒對今年的總統大選感到彷徨,因為麥凱恩帶有自由派的色彩,且極少公開談論信仰,顯然不是基督徒支持的理想對象。奧巴馬雖然帶有濃厚的福音派色彩,但福音派基督徒多為共和黨人,他們並不會因為民主黨的候選人是基督徒,就投票給他。這種情形從克林頓,戈爾直至克裡,十幾年來,一直如此。因此福音派對支持麥凱恩不熱心,對支持奧巴馬不甘心,他們極可能放棄投票。」

雖然麥凱恩所選出的副手佩林在教會活動中表現積極,信仰呈靈恩派的北京,具有旺盛的福音熱情,但是媒體上不少的負面新聞等,亦令不少選民態度搖摆不定。

教牧領袖呼籲基督徒選民積極投票按信仰作出選擇

福音派選民如何根按自己的信仰與價值觀進行投票選出滿意的總統﹖對此,不少教會領袖發表觀點希望對這批選民起到幫助的作用。

紐約南塔光浸信會主任顧奇偉牧師曾在今年一月份就在專題信息中做出清晰解答。他拿出上帝揀選大衞為以色列王的故事,表示,君王首先要懂得敬畏上帝,並且懂得上帝的話語。同時,相比聽道、懂道,更重要的是行道,所以君王知曉神的話語外,更要嚴格按照他的話語行、治理國家。而且,人是看外貌、耶和華是看內心,所以,基督徒選民千萬不要片面聽信某一方面的「信誓旦旦」,而是察看候選人的行為是否符合聖經道德,應該以此作為投票的重點之一。

他呼籲所有基督徒選民一同禱告,投上神聖的一票,使美國擁有一位敬畏神的好總統,願神的美意成就在這個美麗富饒的國家,帶領她回到神恩典的懷抱中。

馬鞍峯教會的創辦人華理克牧師雖然認為作為一位牧者推薦政治領袖是不合適的,但他表示基督徒應該根據自己的價值觀做出選擇,登記投票盡公民的責任。他曾在8月份一次主日證道中以「作出你的選擇——在大選前你必須考慮的問題」為題,從聖經的角度分享今日美國所需要的領袖應具有的條件。

華理克牧師表示,無疑一個領袖需要具備很多特質,然而沒有比這三樣特質更加重要的——正直、謙遜和慷慨。他總結説,比起遠象和才華,美國的領袖最需要的是有良好的品格。

華理克牧師呼籲會眾為總統候選人、為自己、為得到智慧祈禱。他提醒投票者多觀察兩位候選人的品格及為人,而不只是關注他們在某些議題上的立場。他希望基督徒都會登記投票,盡公民的責任。
  •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宗教局五月起強化規管外國人宗教活動

    中國國家宗教事務局4月1日發佈《中華人民共和國境內外國人宗教活動管理規定實施細則》,新規例於5月1日起施行。這是2010年後,宗教局再次修訂《實施細則》,進一步規管境內外國人的宗教信仰活動。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