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皮尤研究中心最新一項調查發現,全球大約三分之二的人口居住在對宗教信仰實施嚴格限制的國家,難以享受宗教自由的權利。
這項調查顯示,全球198個國家或地區中有64個國家對宗教進行嚴格或非常嚴格的限制。雖然這些國家只是佔全球國家數字的三分之一,不過半數,但是這些國家的人口數目巨大,可以説全球68億人口中大約70%居住在這些對宗教信仰進行嚴格限制的國家,這些國家尤其對少數宗教信仰羣體最有影響。
此項由皮尤信仰與公共生活研究中心所進行的名為「全球宗教限制」的調查是有史以來第一次關於此主題的定量研究,該調查使用大量數字以及材料來評價全球各國政府以及私人團體如何侵犯宗教信仰和信仰實踐活動的。
皮尤的這一調查不僅會評估政府行為比如對宗教信仰言論的憲法限制或禁令,也會評估個人團體帶來的對宗教信仰的社會敵意,比如宗教信仰團體間的暴力與基於宗教的恐怖主義。
根據這一調查的分析,全球在總體上對宗教信仰自由限制最嚴格的國家是沙特阿拉伯、巴基斯坦和伊朗。這幾個國家不僅在政府條令,也在社會敵意上都對宗教信仰和活動有著嚴格的限制。
不過,在越南和中國等國家,雖然政府對宗教信仰有嚴格的限制,但社會則對宗教信仰抱之温和的態度或較低的敵意。在尼日利亞和孟加拉國情況則相反,雖然政府對宗教信仰限制程度不高,但社會敵意則很高。
綜觀全球不同的地區,調查發現中東至北非的地區在政府和社會方面都對宗教信仰有著嚴格限制,美洲的國家則在這兩方面都屬限制最少的地區。
觀察25個人口最為稠密的國家,其中在政府管制和社會敵意方面最高的國家是伊朗、埃及、印尼、巴基斯坦和印度,最低的國家則是巴西、日本、美國、意大利、南非和英國。
研究人員説,盡管很多國家的憲法明文規定,不準違反宗教自由法,但這些國家的政府本身也對宗教採取諸多限制。
在198個國家和地區中,其中佔38%的75個國家的政府都限制宗教信仰團體的自由或個人分享自己的信仰的自由;佔90%的178個國家中的宗教團體必須向政府登記,但是佔59%的117國家中這些登記的要求則導致信仰團體產生很多主要的問題。
調查還發現很多國家在憲法或者基本的法律中承諾宗教信仰自由,但是隻有四分之一的國家尊重這一合法權利並付於實踐。
該以研究基於15個政府和非政府組織公開發布的信息,包括聯合國、美國國務院、美國國際宗教信仰自由委員會、大赦國際、聯合國宗教信仰權利特別報告專員與人權觀察等2006年中期到2008年中期兩年的時間的一些數據。調查評估了全球198個國家和地區的限制情況,代表了全球逾99.5%的人口。
-
《重審基督》作者史特博新書拆解瀕死個案 引證天堂存在
著名基督教作家的史特博(Lee Strobel)出版新書,以全新視角剖析瀕死經歷、神秘夢境等現象,作為不同宗教背景人士及基督教懷疑論者接觸基督教信仰的一個窗口。
-
劉彤牧師證道中剖析基督徒的「瑪利亞情結」與「馬大困境」
劉彤牧師在證道中剖析教會中常見的兩大信仰困境——「瑪利亞情結」(過度追求屬靈表象,輕忽實際行動)與「馬大困境」(忙於事工卻失去喜樂)。他強調,信徒應明白神的呼召、發掘聖靈恩賜,並在「熱情與世界需要相遇」的地界上忠心服事。
-
皮尤研究:白人福音派仍是特朗普最堅定支持羣體
皮尤研究週一(4月28日)發布的報告顯示,72%的白人福音派肯定特朗普的執政表現。皮尤宗教與公共生活項目研究員奇普·羅託洛指出,「白人福音派在各項議題的支持率上顯著突出,該羣體絕大多數認可現政府的施政方向。」
-
「5.1全球工作信仰日」洛桑及福音派聯盟聯合推出眾多華人機構響應
洛桑及WEA推出的「全球工作信仰日」(GDFW)將於明日五一勞動節首次啟動,在全球50多個城市同時舉行,以祈禱和慶祝活動在職場中點燃信仰。
-
台灣牧師吳惠蘭呼籲全球宣教更多包容女性、青年領袖及華語教會羣體
在近日於巴拿馬舉行的COALA3.0(非洲、拉丁美洲與亞洲基督領袖會議)上,來自台灣的吳惠蘭牧師作為全球宣教領導層中的年輕聲音,為大會帶來嶄新視角。她呼籲全球宣教運動的未來需要更多包容女性、年輕一代及華語教會羣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