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屆時,除了多位來自大陸、在北美得救的牧師圍繞「進入人生的佳境」大會主題宣講信息,大會亦安排了14個專題培訓,方便講員和與會者分享個人信仰追求與教會事奉、教會建造與事奉的經驗,同時此次另外一大特色是組織羣體事工介紹,10多個與大陸服事相關的事工將會介紹他們的事工,四天三夜的行程安排緊張而豐富,相信會令與會者收穫頗豐。
多位來自大陸在北美得救的講員主講「進入人生的佳境」
本次主辦方北美教會大陸事工團邀請了多位講員主講:丘林牧師、唐侃牧師、徐志秋牧師、張伯笠牧師、張路加牧師、張志剛牧師、趙莉姐妹、周小安牧師、祝平安弟兄等。他們大多是來自中國大陸、在北美蒙恩得救並奉召牧養教會的中青年傳道人,對大陸事工深有負擔。
講員們將一起圍繞著此次大會的主題「進入人生的佳境」宣講信息,包括張志剛牧師主講「平安的人生」、趙莉姊妹主講「追求的人生」、張路加牧師:「尊貴的人生」、唐侃牧師主講「有福的人生」、徐志秋牧師主持「信仰的人生」座談、周小安牧師主講「智慧的人生」、郭昶弟兄以「 盼望的人生」為題見證、張伯笠牧師主講「豐富的人生」。
大會亦安排了 「更美的家鄉」的音樂會,傳揚音樂佈道團、棕林藝術、更美的家鄉敬拜合唱團與山景城教會合唱詩班等聯合出演。
14個專題培訓分享個人信仰成長與教會事奉經驗
此次營會亦安排了專題培訓,以幫助弟兄姊妹建立在信仰的追求、生命成長、以及福音事奉等方面有具體而實際的學習和操練。考慮到讓廣大的與會者有機會在大會中接觸各位講員、聽取各方面的教導和經驗分享、以及體驗宏觀羣體事奉的意義,專題培訓特意不設計為系列講座。因此每位講員在專題中只講一個題目,但在第二天重複同一內容。
大會設以下十四個專題,分為二組分別在下午的專題時間進行。頭次進行的是關於「個人的追求和成長」方面的,包括如何突破屬靈成長的瓶頸(陳卧恩/陳卧綠姊妹)、如何在家庭生活中培養敬虔的下一代(唐侃牧師)、如何操練靈修生活(徐志秋牧師)、如何在教會的事奉中建造自己(張志剛牧師)、如何在信仰的道路上不斷成長(張伯笠牧師)、如何思考信仰和聖經中的難題(周小安牧師)、如何操練明白神的旨意(祝平安弟兄)。
第二次進行是「教會的建造與事奉」方面的,如何策劃和開展兒童事工(道生夫婦—萬國兒童佈道團)、如何實際投身參與宣教事工(李噸牧師)、如何系統有效地教導主日學(丘林牧師)、如何帶領敬拜讚美(楊豐恩牧師)、如何投身文化更新的歷史性機遇(於明捷弟兄)、如何向現時的大陸學生學者傳福音(張路加牧師)、如何防備異端邪説(趙莉姊妹)。
10多個事工將做分享介紹嘗試羣體事工初期聯絡
同時,大會安排了羣體事工介紹。北美教會大陸事工使團創立時給予羣體事工的定義是在國度及宣教的大使命目標下,聯絡一切大陸事工的領袖、同工、及團體,服事和建造大陸信徒族羣,使之能在這個世代為同胞得著救恩、為社會得著祝福、為上帝得著榮耀而盡到自身應有的本分。
使團羣體事工的特點是聯接。使團並不擁有任何一個事工,反倒借著異像支持並服事各種的大陸事工,使之有可能在同一個異像裡得到自身命定的成全。因此,使團的定位是成為眾多的大陸事工的平台和網絡性架構,使所有在這一異像中聯接的事工互助互惠、互動互補,使分散個體性的事工因著聯接而發揮出更大的潛在果效。這種羣體事工有可能克服中國歷史文化中一盤散沙和專制的弱點,也可能遮盖大陸信徒羣體靈命幼稚的軟弱。
與使團聯接的羣體事工,一般在概念上是與使團的異像一致,在作法上則是自發以團契的形式產生並以此作為初期的聯絡和嘗試。
在培訓營上,使團將在週六下午與週日下午兩次舉行羣體事工介紹會,包括更美的家鄉音樂事工(包括更美的家鄉音樂會、更美的家鄉敬拜合唱團、聖經詩歌創作等)、華人基督徒音樂家團契、華人基督徒教育工作者團契、大陸事工使團五月同工培訓營、大陸事工使團宣教事工、大陸事工使團事工委員會(包括行政、網站、通訊、代禱等)、華人基督徒企業家協會、華人基督徒世界觀研究事工、華人基督徒攝影愛好者團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