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于刚落幕的奥斯卡颁奖礼,有人称李安是最大赢家。但从入围影片的内容来看,希望与救赎是本届奥斯卡的"主旋律",本质上成各类救赎片争相斗艳,崛起的救赎片才是真正赢家。
角逐第85届奥斯卡各类奖项的入围影片中大都含有浓厚的救赎情怀,其中《悲惨世界》、《林肯》、《少年派》以及《安娜‧卡列尼娜》有较为明显的基督教色彩。
所以,从这个层面上讲,本届奥斯卡实为救赎片百花争艳,而救赎片的大热体现出人们对救赎的向往和思考,但思考的方向、角度、程度都不同。
令很多基督徒遗憾的是,以上四部影片均与最佳影片奖无缘。夺该奖的是《逃离德黑兰》,该片讲述美国中情局施计营救被伊朗囚禁的外交官与平民的故事,剧情虽紧张刺激,但留给人深入思考救赎意义的空间不大。
相比之下,《少年派》很好启发观众思考人生的意义,激发人寻找上帝。对于在无神论思维框架的人而言,《少年派》是带领他们认识宗教的启蒙师傅,帮助人成为寻道者。
不过,《少年派》并没有给信仰缺失的人指明方向。而且严格来讲,该片所指的上帝也不是基督教的上帝,其救赎观和耶稣救赎相差甚远。就连导演李安自己也在寻找真理。
电影大师斯皮尔伯格执导的史诗片《林肯》曾被视为夺得最佳影片奖的热门,无奈最后关头与该奖失之交臂。但《林肯》的艺术价值以及该片所传递的基督教价值观应被肯定。
林肯被称为美国最伟大的总统,而他本身也是一个实至名归的基督徒。他依据圣经价值观提倡的民有、民治、民享的政治哲学不但影响了美国,也影响了世界。
林肯虽然不是一个布道家,但他的身上有耶稣的生命,从他的言行举止、施政理念以及坚韧不拔的精神可以看到基督信仰的影响,在影片《林肯》中这些均有体现。
所以,有媒体分析指出,《林肯》较比其它竞争影片更能体现基督信仰对美国发展所扮演的重要角色,也更能达出美国人最引以为豪的美国精神。
因著林肯基于圣经的平等、自由的信念,以及他不向罪恶势力妥协的精神,罪恶的奴隶制度被土崩瓦解,无数黑奴获得解放和自由,这一切归于基督信仰所带来的影响。在某种意义上可以说,《林肯》是一个基督徒政治家信仰见证的片子。
另一部佳作《悲惨世界》也被教界广泛关注,在诠释救赎的意义上,较比其它影片更为鲜明、深入,更贴近基督教的救赎观。很多非基督徒观众都被其中的主人公的救赎故事所打动,人们从这部影片能很深刻的感受到信仰的力量,犹如听了一篇感人的讲道。
《悲惨世界》虽然在奥斯卡只得了最佳音响效果与佳化妆与发型设计两个技术奖项,但该片较早前被号称"基督徒的奥斯卡"的国际基督教电影节评为2012年最佳电影奖。
其实,去年的奥斯卡金像奖就有不少含救赎色彩的影片入围。而近几年来,基督教题材的影片逐渐在好莱坞占据优势,亦有教会趁热打铁发展好莱坞的福音事工,期待动用基督徒艺人及好莱坞的专业人士发挥属灵影响力,正面影响好莱坞文化。
相关文章
李安凭信仰电影《少年派》夺奥斯卡最佳导演
本届奥斯卡成救赎片天下 多含基督教色彩
田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