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聖誕頌》今日美國上映 帶出「革命性」的訊息

萬衆期待的荷李活聖誕節巨獻《聖誕頌》在12月1日正式在美國各大電影院上映,引來了各界不同的評價。

《聖誕頌》是繼《受難曲》以後第二部以聖經内容都題材的荷李活電影。相比起米路吉遜(Mel Gibson)的《受難曲》強調世界的冷酷和耶穌被虐打的血腥場面,《聖誕頌》欠奉激烈的情節,但卻充分刻畫了耶穌誕生在温暖而卑微的馬槽裏的圖畫。

編劇Mike Rich接受《美聯社》訪問,他指編寫《聖誕頌》的靈感來自兩年前的聖誕節,當時他收到了《Time》及《Newsweek》雜誌,其封面故事都是有關耶穌誕生的。導演Catherine Hardwicke表示,Rich所寫的劇本為他帶來了驚喜,因爲在她讀劇本以前,其實從來沒有想過能把史上最高貴的人的誕生情節用一個非常個人的角度演繹出來。

一向關注青少年的Hardwicke説,這部電影講述史上最有名的少年人的故事,原來她也有自己需要面對的困難。馬利亞經歷了一段屬靈的旅程,還有當中約瑟表現了他對妻子純潔的愛。

飾演約瑟的男主角Isaac對記者説:「電影中描述基督誕生在一個卑微的馬槽裏,此情景是非常温和、震撼和美麗的;再一次提醒正在準備過佳節的觀衆們,聖誕節真正的意義究竟是什麽。」

Hardwicke反省這部電影的内容:「劇本中有一句對白是這樣的:『最偉大的君王誕生在最卑微的地方。』這是非常革命性的概念。他的誕生説明瞭這個世界真正的力量並不是屬肉體的力量,不是來自財富、金錢、抑或掌權一個政府和國家;而是一種更深的、屬靈上的力量。」

「這個訊息仍然是非常革命性的。我們真的不能在瞬間掌握。我們常常以爲物質能夠使我們得到快樂,但是事實上並不一定如此。」她補充説。

另外,荷李活電影圈已開始注意到信仰電影市場正在蓬勃發展中。《聖誕節》出版人Bowen説:「過往也有一些以信仰為主題的電影製作,但一般都是小本投資,並且針對一個非常獨特的縫隙市場(Niche Market)。這次,我們向New Line Cinema影綫提出的論點是,如果美國一共有二億基督徒是一個縫隙市場的話,那麽我們該向這個市場進發。」

據説,有別於《受難曲》被指所傳達的訊息過分激進,有反猶太教之意識;《聖誕頌》針對的是所有觀衆,不論是基督徒或是非基督徒,特別是家庭觀衆。
  •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中梵主教任命協議、祝福同性伴侶:教宗離世留下的爭議

    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在剛過去的復活節星期一清晨離世,他在任時與中國政府簽署《中梵雙方關於主教任命的臨時性協議》(簡稱《中梵協議》)引來主教任命問題,而批准神父為同性伴侶祝福亦備受福音派人士抨擊。

  • 今夏如何服事返家的大學生?——給教會的五項建議

    大學生返家的這個夏天,是教會可以主動伸出手、重新接納他們的重要窗口。教會可用真誠的關系、具體的行動,讓他們知道:你仍屬於這裡,這裡仍是你的屬靈之家。

  • 復活節為信眾祝福後 88歲教宗方濟各離世返天家

    羅馬天主教會第266任教宗方濟各(Pope Francis)於4月21日復活節星期一清晨7:35安息主懷,享壽88歲。梵蒂岡樞機主教凱文·法雷爾(Kevin Farrell)於兩小時後發佈有關死訊並指教宗因腦中風陷入昏迷,引發心臟驟停而逝世。

  • 特朗普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 他説了什麼?

    美國總統特朗普4月16日出席復活節祈禱晚宴。他在致辭中強調耶穌基督的受死與復活是基督教信仰的核心,並呼籲國家恢復信仰的精神。他也表達了對宗教自由、家庭價值和教育改革的堅定支持,強調政府應保護基督徒免受迫害。晚宴現場有多位宗教領袖出席,包括葛福臨和保拉·懷特。

  • 首獲政府批准 華人神學院意大利取景拍攝《基督教在羅馬》

    華人基督徒在意大利開設的首間神學院、意大利華人神學院(Italian Chinese Theological Seminary,下稱意神)推出大型聖經歷史地理探索影片《基督教在羅馬》,深入羅馬十九處最具歷史價值景點,揭開基督教源流。